凿貝才女虫

ciliata ciliata   Johnston
   

  199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体細长,体前方1/3处平扁,腹面圓,一般具60-80个体节。头部具一长的隆起(长龙骨状),此隆起部向后一直可伸至第III节上面。头前端具两个圆形的小瓣,中央有一不太显著的小沟。口位于腹面。眼4个,为黑色。触角很长为絲状,上具褐色的横带。本种触角非常发达,靠揮动触角激起水流以摄取食物。
第一对疣足扁平,但較窄长,上具一鈍圓錐形的背叶,沒有刚毛;腹叶有一刚毛突起,上具一束末端尖并且具翅的刚毛。第2-4疣足具有漸漸增大的背腹叶,背叶为长圓錐形,上具一束长刚毛;腹叶为一短圓錐形叶瓣或突起,上具有短且带翅的毛状刚毛,这种刚毛似叶片状,故叉称叶形刚毛。
第V刚毛节的形状变化很大,体壁強烈收縮,不具疣足叶瓣及簡单型的毛状刚毛,其上仅具有特別粗大的鈎状刚毛。第VI刚毛节以下均具有圓錐形的背叶和簡单型的长刚毛,腹叶带有具翅的鉤状刚毛。
鰓开始于第VII刚毛节。第1刚毛节沒有背刚毛,第V刚毛节具有粗大末端尖的特殊刚毛,此种刚毛的末端还具一个很大的侧齿。第V刚毛节上的刚毛不排成馬蹄形。腹面的第一个鈎状刚毛开始于第VII刚毛节。体后部不具粗大的特殊刚毛。肛节为漏斗状,背面具一很深的裂口。
体色为黃褐或草黃色。可隐約見到体背面中央的紅色背血管。有时在触角上具深色的斑点。

鉴别特征

鰓开始于第VII刚毛节,第1节上沒有背刚毛。第V刚毛节上具有特別粗壮的刚毛,末端尖,其旁边并有一个很大的侧齿。肛节漏斗状,在背面具有深的裂口。本种在貝壳及珊瑚藻內凿穴而居,栖管u形。

生境信息

凿貝才女虫能鈷入石灰岩、珊瑚藻及貝类壳內制成U形管栖于其中,靠揮动触角激动水流以获取食物。本种一般分布在潮下带,水深为3-65米。

国外分布

分布很广,北大西洋,南非,堪察加东岸,日本海,日本沿岸等地都有分布。

经济意义

凿貝才女虫能鈷入貝壳內生活,因此为貝类养殖事业上的一种著名敌害。据Harry等最近的报告1),Pecten irradians Lamarck被凿貝才女虫鈷入壳內后,大多死去,因此所捞获的多为空壳,但壳內蛀满此虫,給漁业上带来很大的損失,在日本北海道扇貝Pecten yessoensis Jay受害的情况也很严重。我国廈門及青島已发現有凿貝才女虫,因此应予以注意。

标本信息

模式标本产地 英国的伯里克湾(Berwick Bay)。
标本采集地 南海:廈門。